北京的三月寒意未褪,深夜,全國人大代表、東方電氣集團首席技師曹天蘭的房間里,仍亮著一盞燈。
結束了一天的會議議程后,她匆匆趕回駐地,接受封面新聞記者的專訪。
桌上攤開的政府工作報告被勾畫得密密麻麻,頁腳折起的幾處正是她今年建議的核心——裝備出海、智造升級、綠色轉型,以及一份關于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深切思考。

“抱團出海”:讓中國裝備提升海外市場競爭力
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這讓曹天蘭倍感振奮。
“要讓中國能源裝備真正成為‘國際硬通貨’,可以依托合作平臺,支持國內能源裝備優秀企業參與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支持企業抱團出海,形成產業鏈協同效應,提升海外市場整體競爭力。”
曹天蘭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通過政府間合作、援外項目等方式,為企業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幫助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比如通過政府間合作,我們的水電設備在非洲、南美落地時,配套的技術培訓和本地化服務讓項目壽命延長了30%,這就是產業鏈的韌性。”
而對于裝備制造業普遍面臨的國際競爭壓力,她直言:“海外市場不是價格戰,而是價值戰。我們的焊接工藝能在嚴苛環境下保證機組壽命,這就是核心競爭力。”
智造突圍:從“機器換人”到“管理革命”
談及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曹天蘭表示,“以需求為導向,從自身實際出發,明確智轉數改的需求,到底是需要覆蓋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維護和經營管理等制造業關鍵業務環節的全過程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還是單個的、局部的、低成本的智能化改造。”
曹天蘭直言,找準定位后,據此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數字化轉型戰略,頂層規劃、分段實施、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是一項長期工作,可能面臨流程再造、制度沖突等一系列管理能力變革,需要企業管理層轉變觀念,自上而下大膽變革。”
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這是一場必須贏的賽跑,但企業不能蒙眼狂奔。在曹天蘭看來,綠色低碳轉型,需要克服技術、資金、政策等多方面的障礙,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為了控制成本,技術創新應該分階段投入,減少資源浪費。
曹天蘭向封面新聞記者解釋,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但是政府要統籌規劃、科學引導,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進一步完善相關服務保障機制,充分發揮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場“無形的手”的綜合調節作用,引導各類資源要素向綠色低碳發展集聚,依托市場,倒逼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完成轉型升級。
話題轉向女性科技工作者時,這位曾帶領團隊攻克多項核心技術的工程師表示,“女性從業者在職業生涯中面臨的壓力和挑戰比男性更多一些。”她分享了一些體會:當今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有目共睹,但仍然存在一些刻板印象。比如不容易被賦予有挑戰性的、復雜的工作。對此,曹天蘭呼吁:女性要從小樹立男女平等的觀念,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不斷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提升競爭力。
在當晚的采訪尾聲,被問及即將到來的婦女節,想對女性同行說什么時,她送上了祝福:“希望女性朋友們,活出精彩人生。”